新浦京官网登录口
首頁工會概況教代會政策法規規則制度工會文件社團協會活動剪影群衆來信
理論研究
  理論研究 您現在所在位置: 首頁 > 理論研究 > 正文
現代大學制度視域下的高校民主管理
作者:    編輯:    時間:[2013-05-21]

                                      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視域下的高校民主管理
                                             新浦京官网登录口工會理論研究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是我國未來10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行動綱領。《教育規劃綱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要加強教職工代表大會建設,發揮群衆團體的作用。要健全校務公開制度,接受師生員工和社會的監督等。由此可見,高校民主管理是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題中應有之義。在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視域下如何定位高校民主管理,就需要我們對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高校民主管理的内涵進行分析界定,就需要我們對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與高校民主管理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以期探索加強我國高校民主管理制度建設的路徑,服務我國教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内涵
    現代大學制度是順應社會發展方向、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一種大學辦學體制,是一種處理大學内外部各種關系的一套規範體系。現代大學制度的靈魂是學術自由和學術獨立,核心是政府宏觀調控、大學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實行民主管理。現代大學制度的主要特征有:相對性即相對于傳統大學制度而言,現代大學制度實現了舉辦權與辦學權相分離、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相對獨立、自主辦學、組織完備、責任明确、管理科學的新型大學制度;動态性即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曆史時期現代大學制度有着不同的内涵;時代性即大學制度能夠适應現實的社會環境,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開放性即大學中不僅要進行科學研究,而且要研究現實問題,服務社會發展,接受社會監督,實行開門辦學;自主性即大學要有自主抉擇能力,實行自主辦學,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因此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内涵就是堅持我國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适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符合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規律的一系列處理大學内外部關系的規範體系。
結合我國國情,現代大學制度的設計中必須考慮到兩個層面:一是宏觀層面即學校與外部的關系,表現為學校與政府、市場、社會和其它大學的關系。處理這些關系的基本原則就是政府宏觀調控、市場适度調節、社會廣泛參與、合理有序競争;二是微觀層面即學校内部各種關系,表現為學校内部的黨組織、行政組織、學術組織、教職工、學生的關系。處理這些關系的基本原則就是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和育人為本。
    二、高校民主管理的内涵
    民主管理是個合成詞。民主屬于政治學範疇,是指一種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規則,根據多數人的意願作出決策的機制。民主包括三個原則:主權在民的原則,一切屬于人民,對學校來講教職工是辦學主體,教職工是學校的主人;多數原則,即少數服從多數;程序原則,即民主的運行必須有法定的程序和規則,不能輕易改變。管理屬于管理學範疇,是指一個組織或單位為了實現組織目标而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活動的總稱。民主管理從本質上屬于管理學範疇,即在管理決策中要體現民主,體現大多數人的意願,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高校民主管理是指全校師生員工和有關機構、組織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有組織地管理、參與、監督和決定有關學校公共事務、行政事務、學術事務等而開展的群衆性管理工作的總和。
高校民主管理中,師生員工和有關機構、組織參與管理活動和重大決策的方式有三種:直接參與、選舉代表參與、沉默和放棄參與。代表制、表決制和磋商是常用的民主管理方法。在現實中,我們必須分清運用民主方法進行的管理與民主管理的異同。民主方法可以運用于任何事務的管理,可以運用于行政管理,也可以運用于學術管理,就如同行政方法可以運用于對任何事務的管理一樣,民主管理也可以運用行政方法。但是我們不能說,運用行政方法進行管理就是行政管理,同理,我們不能說運用民主方法進行管理就是民主管理。民主管理不完全等同于運用民主方法的管理。民主管理不僅僅是管理方法的問題,而且它是直接關系師生員工的地位,以及作為組織成員的主人翁權力能否得到真正實現的問題。民主管理中師生員工不僅是管理客體,也是管理主體。我們不能隻要求教職員工進行教學和科研,而忽視他們對大學公共事務、學術事務、切身利益等重大問題集體決策的權力。因此高校民主管理的特征主要有三點:廣泛的群衆性,自下而上反映廣大群衆的意願;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和權威性,有一定的程序、規則和制度作保證,具有一定的權力;具有獨立性,不依附于行政管理機構,獨立自主地做出決策。
    三、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與高校民主管理的關系
    民主管理是一個現代詞彙,但其制度形式卻可以追溯到具有悠久曆史的教授治校傳統。教授治校淵源于中世紀作為教師行會的巴黎大學。當時的巴黎大學校長由教授選舉産生,并由資深教授擔任,學術事務由教授會負責。此後,教授治校的理念逐漸為世界各國大學所接受,并建立了相應的制度運作形式。顯然教授治校是一種民主管理形式,也就是說現代大學管理始于民主管理。盡管教授治校理念到現在仍經久不衰,但是随着社會的發展和高校的開放辦學,高校内部結構變得複雜,與社會聯系變得緊密,原有的教授治校已不能滿足高校的内部管理,高校行政管理也越來越成為高校維持正常秩序、提高辦學效益、配置各種資源的必須。高校内部管理的主體更加多元,内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學校不僅有學術管理、民主管理,而且還有政治管理、行政管理。但是現代大學各類管理都必須以民主管理為基礎,因為民主管理強調多元參與,所有師生員都有參與大學内部管理的權利。民主管理的核心就是尊重組織中人的主體地位,調動和保護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校事業發展貢獻力量是其落腳點,而人是所有生産力活動中最活躍、最能動的因素。因此現代大學制度離不開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應是現代大學制度題中應有之義。如果說學術自由和學術獨立是現代大學制度的靈魂,那麼民主管理就是現代大學制度的根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憲法和法律明确規定要讓廣大人民群衆充分享有管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的權利,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屬性和根本要求。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高等學校和現代大學制度,就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貫徹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指導方針,在高校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制度,實現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選舉、民主監督,以充分調動和保護教職工積極性,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使全校教職工立足本職,教書育人,服務社會,為國家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四、加強高校民主管理必須正确處理的若幹關系
    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通過基本特征我們可以清晰地得知,我國大學内部結構中實際存在着四種管理或權力,即以黨委為核心的政治管理、以校長為首的行政管理,以教授為主的學術管理和以全體師生為主體的民主管理,這四種管理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在這四種管理中,以黨委為核心的政治管理在學校内部結構中居于政治主導地位,行政管理、學術管理和民主管理要服從政治管理。行政管理是自上而下逐級進行的,在高校内部結構中處于管理主導地位;學術管理是大學核心和内在邏輯的基本體現,其目的在于獲得學科自由發展,創造學術自由氛圍,提高大學辦學水平;民主管理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民主、保障教職工行使當家作主權力,對于提高管理效率、保證決策科學性和民主性、促進學校和諧穩定發展、實現學校管理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加強高校民主管理工作,就必須正确處理好這四種管理的關系。
    1、民主管理與政治管理關系。在我國,高校政治管理是國家政治權力的一種延伸,是由法律賦予的領導權力。高校民主管理必須服從黨委的領導,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進行民主管理。學校黨委要通過不同組織形式,充分調動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校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水平。并根據高校民主政治發展進程,以黨内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不斷完善民主管理的形式和内涵,推動民主管理向前發展。
    2、 民主管理與行政管理的關系。行政管理是依靠法律、政府意志、規章制度等制定的一種強制手段形式和支配大學内部成員和機構的一種管理形式,具有強制性特點。行政管理的目的是保證整個組織的協調、有效運行和目标的實現。任何權力都必須受到監督和制約,否則權力就會失控或異化。因此通過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諸如落實教代會制度、校務公開和民主評議幹部等,以制衡監督的機制規範高校的行政管理權力,确保高校行政管理效能的實現。同時行政管理決策過程中也要實行民主管理,利于集中教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使行政決策更加科學化和民主化,有利于實現行政決策的目标。
    3、民主管理與學術管理關系。學術管理是大學為完成學術管理的任務而構建的。學術管理一般通過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教學委員會、教授會等組織形式實現。而學術管理組織或機構本身就是一種民主管理的形式。作為學術管理的主體,教授們同樣也應當建立學術民主管理的理念,運用手中學術權力為探索、傳播文化和科學知識的學術活動服務。民主管理是滲透學術管理之中。學術管理是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資源。
    五、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視域下高校民主管理的實現路徑
    1、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以黨内民主推動學校民主。
    我國高等學校的領導體制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有關法律對高校黨委、校長職責和權力進行了具體的規定。高校黨委的權力是國家政治權力的延伸,是由法律賦予的領導權力,擁有幹部任免權以及對行政、學術、民主管理等行為主體的評價權,是學校價值标準的主要制定者,在學校改革、發展和穩定中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高校能否實現民主管理,關鍵在于黨委。高校黨委一方面要開展黨内民主,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集體領導,民主決策,以黨内民主推動學校民主;另一方面黨委主要領導要有民主意識和群衆觀念,事關學校發展的重大決策,要讓全體師生員工有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充分發揮以教授為主體的學術委員會,以管理幹部為主體的校務委員會和以全體教工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的積極作用,發動全校力量共同參與學校的管理,促進學校事業發展。
    2、實行依法行政,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
    大學中行政管理權力是源于大學的科層組織,是通過指示、指令、決議等作用方式自上而下實現的,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其目的是要保證國家教育方針貫徹執行,學校整體目标的實現。校長是高校的最高行政權力長官,全面負責本校的教學、科研和其他行政工作并通過行政系統貫徹執行。高校各級行政管理者要有民主意識和法律意識,要依法行政,同時要善于架起與教職工溝通和交流的橋梁,敢于開門納谏,問計于民,支持教職工參與學校決策,尊重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決策方案,使決策更能符合學校實際,符合教職工實際,執行過程更為順利,決策目标更易實現。
    3、堅持教代會制度,推行校務公開。
    教代會制度是我國高等學校内部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代會以其組織上廣泛代表性、運作上嚴格的規範性、職權上規定的權威性、作用上深入性和持久性而成為高校教職工參與管理學校事務的基本制度。其主要職權是讨論審議學校發展重大規劃、讨論通過學校人事分配、師資隊伍建設等方案、讨論決定事關教職工切身利益事項、民主評議領導幹部等。20多年的實踐也有力地證明了教代會制度是一項保障教職工民主參與學校管理事務、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制度。校務公開制度是将學校的重大決策、涉及校務管理、教職工切身利益以及領導幹部的廉政勤政情況向全體教職員工或學生公開,并以教代會為基本載體,組織教職工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學校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形式。它是推進學校内部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學校管理和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舉措,是促進學校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的有力保證。校務公開作為陽光工程,保障了全校師生員工對學校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使學校與教職工之間、學校與社會群衆之間實現雙向溝通和理解,達到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因此這兩項制度是新時期加強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制度,需要在建立現代大學制度過程中不斷完善,确保高校民主管理建設不斷推向深入。
    4、實施教授治學,實現民主治校。
    實施教授治學是民主治校的重要方面。教授是大學學術力量的骨幹,是各個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是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擔者。他們既是知識的創造者又是知識的傳播者,對大學學術問題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夠更好地把握大學學術發展規劃,在學校事務中有充分的發言權,應該享有充分的學術事務管理權和決策權。因此,在現代大學制度建立過程中,必須正确處理好大學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關系,在學科發展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避免過分行政化傾向,行政權力不要過分幹預學術權力,應把學術事務的決策權讓給教授們,應支持建立起一套教授民主治學的有效機制,實現學術獨立和自由,實現學科科學持續發展。
    5、發揮工會、共青團、民主黨派、學生會作用,促進學校民主管理。
    高校中的工會、共青團是黨聯系教職工和青年的橋梁和紐帶,是動員和組織教職工和青年參與學校管理、推進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組織教職工和青年參與學校民主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學校黨政要支持他們依照各自章程、依照法律和有關規章制度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發揮其民主參與、民主監督和協調作用,鼓勵他們依法獨立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學校的民主管理貢獻力量。
發揮高校知識分子多、歸國人員多、民主黨派多的優勢,建立重大問題聽取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意見制度和座談會制度,充分調動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民主管理學校的積極性,促進學校的發展。
    發揮學生會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學生見面會、設立校長信箱等形式建立起與學生的溝通機制,使學生能夠參與到學校的民主管理之中,為學校教學、管理、後勤等工作提出建議和意見,保障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利。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狗百科·新浦京官网登录口welcome 版權所有 地址: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 電話:88302521 郵編:710069 您是第 位訪客 | 進入管理
Baidu
sogou